邮箱 | 中文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土方机械安全系列标准将中外标准差距缩短10年

发布时间:[2019-07-23]文章来源:

    2018年恰逢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成立1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而在这一年里,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同样值得纪念。

    2018年10月22—26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标委会(SAC/TC 334)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27土方机械技术委员会2018年会及其分技术委员会(SC1-SC4)会议在广西柳州召开。本次会议是标委会首次承办ISO/TC 127年会,也是ISO/TC 127成立50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年会。

    多年来标委会翘首以盼的愿望终于实现,年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标委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国际标委会组织ISO/TC 127对标委会工作的高度认可。ISO/TC 127主席Chuck Crowell对标委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标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而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标委会对GB《土方机械 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改完善。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及土方机械现状的安全系列标准体系,标委会工作组与ISO/TC 127组织展开了密切的交流沟通,为标委会首次承办ISO/TC 127年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标委会首次承办国际标委会组织ISO/TC 127年会,部分领导在会场外合影

 

    打破贸易壁垒,与国际接轨

    土方机械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工程施工机械,我国土方机械产品的产量和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大幅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土方机械生产制造及市场需求第一大国,但是在产品安全标准规范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随着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签署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等方式,把标准提升到了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地位,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供需双方订合同所必须的基础性文件,从而使标准具备了更为重要的属性——贸易属性。

    当前,"中国制造"的土方机械产品在世界舞台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我们的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不能让不健全的安全标准成为"中国制造"顺利走向国际市场的阻碍。另一方面,我国许多土方机械生产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安全要求,但由于其缺少必要标准作为技术支撑,走了不少弯路,同时,由于各企业对土方机械安全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损失。因此,有必要使我国土方机械在安全方面与国际接轨,形成自己的技术安全标准体系。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土方机械产品的安全、环境保护、人类功效学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27"土方机械技术委员会"很早就加强了涉及安全、工作环境条件、排放、噪声、振动等方面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欧、美、日等土方机械制造强国或区域的标准也都将此作为制定的重点,对土方机械产品规定较系统和全面的安全等技术要求。

    经标委会对比研究,中国与国际及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及标准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在:一是我国政府未对土方机械整机产品实施强制性行政许可或市场准入措施;二是安全方面,我国的法规及标准未能涵盖所有土方机械产品;三是国际上的制造商均根据市场化原则通过制定企业标准自觉自愿地遵守 ISO 和欧盟指令(EN 标准)等相关要求,事实上,美、日、欧、澳的土方机械产品的安全技术处于较高水平,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标委会前任秘书长吴润才说:"我国土方机械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之前仅有GB 20178—2006《土方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JB 6030—2001《工程机械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GB 20904—2007《水平定向钻和安全操作规范》,远不能保障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来规范和引导行业。"

    冲破阻力,初建安全标准体系

    从产业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国家强制性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有利于土方机械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业内企业的一片反对,大家争论不休,推三阻四,希望延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因为标准一旦发布实施,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将会大幅增加,意味着需要对通道、司机操作位置、座椅、司机的操纵装置和指示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能见度、报警装置及安全标志、噪声、保护措施及装置、保养、警告标志、司机手册、机器标识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对我国土方机械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积极的影响是使我国土方机械产品提升一个档次,产品性能要求与国际接轨,增加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些标准也会对行业制造企业产生压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将难以占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不符合标准强制性条款的产品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吴润才解释说,"当然,对行业的影响不只是制造企业,还有其他方面,如试验检测部门需建立健全实施标准必备的试验检验条件。"

    经过意见调查,标委会意识到工作开展起来颇有难度,为了做通工作,标委会人员鼓励制造企业重视起来,在标准的制定阶段就充分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在标准制定中具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了解和掌握标准的具体进展和标准草案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和检验,确定出本企业主导产品的性能水平与标准要求的差距,早期做出应对方案与改进措施。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后,我国土方机械安全标准项目由标委会提出并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审核,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后实施。《土方机械 安全》13项标准计划项目,是分三次进行计划申报并得到批准的。首先列项的是《工程机械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后在该标准编制中,标委会认为单独制定通用标准不能满足产品安全要求的需要,还应制定适应各类机种的产品安全标准。

    经分析研究,拟采用欧盟的协调性标准EN 474《土方机械 安全》系列标准,于2006年申报列项了《土方机械 安全》的10项标准(包括推土机、装载机、挖掘装载机、液压挖掘机、自卸车、铲运机、平地机、吊管机、挖沟机和土方回填压实机)。由于ISO/TC 127"土方机械技术委员会"陆续推出了ISO 20474国际标准的制定项目,标委会秘书处和标准项目组分析研究后确定已列项的11项国家标准项目由原采用EN 474系列标准改为采用ISO 20474系列国际标准。对应ISO 20474项目,标委会于2007年又增补申报了《土方机械 安全 第 12 部分:机械挖掘机的要求》和《土方机械 安全 第 13 部分:压路机的要求》两项计划。

    2008年,标委会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总体组及组织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等31家行业生产厂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成立了13个土方机械安全工作组,明确各个工作组的具体负责人,每个工作组对应一个ISO 20474标准,工作组从ISO 20474的NWI(新工作项目)、WD(工作组草案)、CD(委员会草案)、DIS(国际标准草案)、FDIS(最终国际标准草案)一直密切跟踪、翻译、分析和整理。

    该措施得到了全行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ISO 20474的每一个阶段,我国企业都能做到及时的了解与掌握,这对国内企业土方机械产品安全的认识与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相关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采取科学合理的相应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GB 25684《土方机械 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作会议

 

    标准水平与国际差距缩短10年

    标委会全面和系统地提出土方机械及其12 大类主机产品在生产、使用、操作和维护中的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事件,研究制定出消除或降低这些安全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项目完成GB 25684—2010《土方机械 安全》13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初步形成土方机械国家标准安全技术体系,标准于2010年10月23日批准发布,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项目首次将土方机械安全标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开展工作,不仅结合了国际标准、欧盟标准及国外发达国家标准的要求,并通过调研及试验验证等方式,制定出适合我国土方机械产品现状的安全标准,填补了我国土方机械产品安全标准的空白,为完善我国土方机械标准化体系和制定执行相关技术法规及检测机构验证等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土方机械的安全技术水平。

    项目直接投入应用以后,得到了科研院所、设计部门、生产企业、质检机构、认证机构、用户单位、出口检验、司法纠纷鉴定等部门的广泛采用。2012年和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依据该系列标准,在全国对轮胎式装载机和液压挖掘机进行了专项抽查,进一步规范了土方机械市场。

    土方机械安全标准研究荣获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有效保证了土方机械产业安全和使用者安全、引导土方机械产业的技术进步、适应土方机械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产品出口的要求及建立进口产品技术壁垒,并使土方机械国家标准水平提高一个台阶,标准水平与国际国外差距缩短10年、采标率提高到85%,为国产品牌和市场提供绿色屏障,并为促进国内土方机械产业的持续繁荣,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201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从4 200亿美元增加至5 900亿美元,出口额从103.4亿美元增加至195.3亿美元。项目因此荣获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截至2019年1月1日,该系列标准已经实施满7年,标委会经研究向国家上级单位提请修订立项,目前处于待批复阶段。(吕瑞超)